电影导演,原名陈宝润,江苏南京人。少年时为求生计曾当过米店的学徒和电报局的递送员。1933年加入左翼剧联南京分盟,从此投身**戏剧运动。演出的第一部剧是洪深编剧的《香稻米》。1935年后考入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表演系。曾在《快轮日报》编撰《影剧周刊》。1937年到上海,参加了上海业余剧人协会的实验剧团,此间除了演戏,还创作了反帝反封建的独幕剧《开演之前》。**爆发后,参加了救亡演剧二队赴各地从事**宣传。1941年任新中国剧社理事兼编、导、演。这段时期,他和汪巩共同创作了多场话剧《怒吼吧!桂林》;导演了《名优之死》、《心狱》、《风雪夜归人》、《蜕变》等话剧,并在《钦差大臣》、《海国英雄》、《日出》等剧中扮演主要角色。参与创办《戏剧春秋》杂志,1947年随剧团回上海。1948年进昆仑影业公司担任导演,**作是影片《三毛流浪记》。解放后,他调至长春电影制片厂,先后导演了十部故事片、两部艺术性纪录片。他导演的影片,题材广泛,有农村题材的《卫国保家》(1950)、《结婚》(1953)、《帅旗**》(1958);有工业题材的《炉火正火》(1962)、《钢铁巨人》(1974);有商业题材的《满意不满意》(1963);还有儿童题材的《祖国的花朵》(1955)、《罗小林的决心》(1955)、《朝霞》(1959);家庭题材的《青春的脚步》(1957)等。尤善于拍儿童题材影片,《祖国的花朵》曾获全国第二届少年儿童作品一等奖。1982年任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,执导了影片《月到中秋》(1983)。还为广西电影制片厂导演了《逢凶化吉》(1989)等影片。是全国剧协第一、第二届理事,中国影协理事、名誉理事。***员、著名电影艺术家、原南京电影制片厂艺术顾问严恭同志,因病医治无效,于2010年7月4日5时25分在南京去世,享年96岁。